找到相关内容3086篇,用时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了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度度他、自觉觉他、自利利他,上求菩提,下化众生。菩萨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众生渡尽,方证菩提”的弘大悲愿;观音菩萨,只要有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,“即时观其音声”前往救助的力行,正是菩萨大慈大悲、利益...积聚而成,是为“五蕴”。  色蕴,相当于物质现象。它包括四大种(、水、火、风)和四大所造。、水、火、风,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,一切的物质现象,都是由四大调和分配形成:四大和谐,便会欣欣向荣;四大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
  • 论西藏寺院神舞“羌姆”的起源

      论西藏寺院神舞“羌姆”的起源   关于西藏寺院神舞“羌姆”的起源,学者们大致持有两种看法:一说滥觞于古老的苯教祀神舞蹈;一说肇始于第一座正规寺院——桑耶寺创建期间的法事活动。鉴于...密宗本续”、“密乘”等等。最早从印度传入西藏的佛教典籍,便包括了一些密教经咒,其中最著名的则是在流传了上千年的“六字真言”。   密教也被称作“易行乘”,意思是它可引导修行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987449.html
  • 观音传说 (上)

    ,一心称名,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,皆得解脱。”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菩萨一起,被称为四大菩萨。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,位居各大菩萨之首,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,拥有的信徒最多,影响...法华经普门品》所说:「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,受诸苦恼,闻是观世音菩萨,一心称名。观世音菩萨,即时观其音声,皆得解脱。」也就是说,凡有众生,若在苦恼之时,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,并能虔诚称念观音圣号,观音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3988661.html
  • 世界各国大乘佛法用功概论(2)

    圣义述、陀罗尼门诸部要目、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、受菩提心戒仪、大圣文殊师利赞佛法身礼六般同卷。一百五十赞佛颂、百千颂大集经菩萨请问法身赞二般同卷。阿育王传五卷。佛吉祥德赞上中下同卷。马鸣菩萨传、龙树...、大顿悟”解释十 (即十住) 初欢喜至十法云。   悟有解悟顿悟之分,解悟即理悟,顿悟即事悟,解悟是见闻知觉,脑筋的作用,见解高为大悟,见解浅为小悟。顿悟是一悟就悟,不悟就不悟,不分阶级及层次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495988761.html
  • 濒死体验的佛理分析

    。依佛教言,其人均入鬼道,故能来相护,否则当如《菩萨本愿经》所说:“是阎浮提行善之人,临命终时,亦有百千恶道鬼神,或变作父母,乃至诸眷属,引接亡人,令落恶道,何况本造恶者。”《明行道六成就法》亦云...体验,古已有之,中外典籍,俯拾皆是。如《汉书》记朔方广牧女子赵春病死六日后复活,自言见其亡父曰:“年二十七,不当死。”《晋书》载干宝之兄常病,气绝而寤,言见天鬼神事;又其父妾活葬十余年,以其亡父常取...

    吕云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3288958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1)

    ,总有死的一天。绝对不是说,死了就完了。如果死了就完了,我们也不需要学佛,学佛有什么意思。死了还是没完没了,这个事情麻烦。《本愿经》上讲,四十九天之后又去搞轮回。所以,愿望是“来生我国”。   ...行、十回向、十、等觉,再上面就成佛。像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是一年级的普贤菩萨,是最低位的。虽然是一年级,但是福报之大,几乎跟等觉没有什么差别,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。   此地讲‘声闻天人’有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7.html
  • 高邮宗教情况

    宗教政策,村民自主修庙一座。有前殿和后殿、东西厢房,似农家四合院,后殿供供释迦牟尼、消灾延寿药师、阿弥陀佛三尊佛,东西厢房各供观音、一尊,前殿供有弥勒、韦驮。2003年上海蟠龙庵通朋法师受佛感应,...西塔”)作为唐代遗物,被保留了下来,其所在成了新运河的河中小岛。塔岛是行船到高邮的标志。镇国寺修复工程于2001年6月28日举行奠基仪式,规划面积21300平方米,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,预计投资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52890507.html
  • 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

    正新修大藏经》,第十二册。   10.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姚秦 鸠摩罗什译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,第十二册。   11.《菩萨本愿经》,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,第十三册。 ...台北,慧明文化出版,2001。   130. 铃木大拙 着,江支 译,《娑婆与极乐》,台北,法尔出版社,1989。   131. 鎌田茂雄 着,郑彭年 译,《简明中国佛教史》,台北,谷风出版社,...

    罗元庸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04490700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骄梵钵提、毕陵伽婆蹉、须菩提、舍利弗、普贤菩萨、孙陀罗难陀、富楼那弥多罗尼子、优波离、大目犍连、乌刍瑟摩、持菩萨、月光童子、琉璃右王子、虚空菩萨、弥勒菩萨、大势至菩萨等,各各自说最初得道的方便以显...各自愿力不同,佛则已成佛,阿难则方便为侍者,实则已安住于佛道,其中密意,唯佛与佛才能了知。例如菩萨发愿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。”所以至今仍为菩萨,而其功德早已齐于诸佛。同样,阿难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伪经研究概述

    237-240。)。此后,他并围绕十王信仰为中心进行了一些探讨。 其后,继续有学者就一些伪经展开文本和目录学的研究,多数仍侧重于考察经之真伪、其教义思想等方面的内容。【4】不过,有的学者如...敦煌等发现了大量的古写经,经调查发现,其中存在大量的疑伪经典,这为学界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研究角度。伯希和最早注意到伪经并对其价值进行了介绍,他在法国金石文学院发表一次名为“Le r?le des ...

    杨梅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492395.html